新聞鏈接:http://sjz.hebnews.cn/2022-05/01/content_8783413.htm
河北新聞網5月1日訊(張廷偉)今天,“彭蕙蘅戲曲藝術傳承工作室”揭牌儀式在石家莊市正定縣元曲博物館舉行。
彭蕙蘅戲曲藝術傳承工作室的成立,是正定縣貫徹落實省市文化示范帶動工程的重要舉措,工作室落地后將成為戲曲研學傳承、整理交流、展示表演于一體的藝術空間。

正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歷史源遠流長,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。近年來,正定縣全力做好古城保護利用工作,文物保護利用和旅游發展統籌推進。尤其是今年,正定縣提出了“沿著光輝足跡,建設現代化正定,沖刺全國百強縣”發展思路,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建設文旅融合現代化正定,持續推動文物“活”起來、文化“興”起來、旅游“火”起來。

正定舊稱真定,被稱為“元曲的搖籃”,涌現了一大批元曲作家,形成了以白樸為代表的真定元雜劇作家群,使真定成為元初雜劇興盛的中心之一?!瓣柡蜆俏鍡l道,道夾著廟,廟夾著道……”那首古老的陽和歌謠,代代相傳。正是在陽和樓上的一次次碰撞當中,元曲完成了從民間俚語入詩,到創作文人化、專業化的全面過渡,最終成為了“一代之文學”。彭蕙蘅戲曲藝術傳承工作室落地正定,將打造集戲曲藝術研究、整理、交流、展示和表演于一體的現代戲劇空間,盤活文化資源,提升城市形象,“還戲于民”,集結名導佳作,讓戲劇更好地融入城市發展,提升城區的生活品質,凸顯正定文化品牌,為實現文旅深度融合創新模式。
彭蕙蘅表示:“我可以演,在群眾中有影響力傳播;我更可以教,把戲曲種子種在正定傳承,一切緣于情懷,讓戲曲活起來,傳下去?!?/p>

元曲猶唱陽和樓,文化賦彩潤古城。余音繞梁千年未去,流傳了百年琴聲再次響起,宛轉悠揚。揭牌儀式后,在陽和樓舉辦戲曲藝術創作交流會,省會戲曲界名家齊聚陽和樓開展藝術交流活動?!懊坊í劇鲍@得者彭蕙蘅、雷保春、趙玉華、邱瑞德,“二度梅”獲得者劉秀榮,國家一級演員張蘭霞、王景雪、孫娜紛紛登臺,用他們精湛的表演,將一曲曲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目展現在舞臺上,贏得參會者陣陣掌聲和喝彩。
據了解,正定縣將按照建設文旅融合現代化正定的發展思路,進一步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工作,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內涵,提升文化影響力,聚力打造一批叫得響的文化品牌,不斷讓古城煥發更大生機和活力,讓文化遺產資源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,讓城市更有文化內涵、文化溫度和文化深度。